精彩作品展|“江苏文脉泗洪精彩”——“韩井杯”顺山集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由宿迁市美术家协会、中共泗洪县委宣传部、泗洪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泗洪县博物馆承办,江苏宿迁韩井酒厂特别支持的“江苏文脉泗洪精彩”“韩井杯”顺山集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已圆满结束。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环节的严格筛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0名。
本次大赛成功挖掘了顺山集文化的独特魅力,涌现出一批兼具创意与市场潜力的优秀文创作品。活动有效提升了“顺山集文化”的品牌知名度,激发了社会公众对本土文化遗产的关注与热情,为推动文旅融合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看看
他们设计的精彩作品
获奖作品
一等奖作品
顺山集先民IP形象
设计思路
总体呈现出一位手捧装有大米陶釜的顺山集先民形象。人物形象设计以蒙古人种面部形态的典型特征为参考,主要设计元素包括水稻、绿松石饰品、陶釜、渔网等,尤其突出水稻的重要性与多元性。
人物头发以水稻植株塑型、以稻穗装饰,耳饰呈现源自水稻叶片的水稻扇型植硅体,陶釜内盛装大米。这些与水稻相关的元素,主要是立足韩井遗址目前发现的稻作农业相关内核:早期水稻田、炭化水稻、水稻植硅体以及可能用于稻作农业生产的工具等。
人物脖子上所挂绿松石饰品源自顺山集遗址第二期遗存出土的绿松石坠。陶釜源自韩井遗址,是顺山集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其腹部所饰纹饰为淀粉粒形象,表达了先民生业经济中的植食内容。下身所着裤裙呈现渔网形态,意在表达生业经济中的肉食渔猎内容。
专家点评: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曾指出:“博物馆IP的开发必须建立在严谨学术研究基础上”。该设计方案首先建立在顺山集历史资源的深度挖掘之上,其文化底蕴的深度决定了文创产品的价值高度与持久力。其次其简练抽象的视觉表达不是流于表面的视觉讨巧,而是对文化本质的现代表达,体现了功能性、审美性与互动性的精妙平衡,并为将来顺山集的文化基因无缝融入各种文化产品及各类使用场景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二等奖作品
《韩井酿·溯》——文创酒器
设计思路
本设计以顺山集遗址出土的双耳陶壶为原型,将8000多年前的“江苏文明之根”凝练于现代酒器之中。整体采用上下分体结构:顶部为酒杯,底部为酒瓶,呼应陶壶的原始双耳造型,同时暗合顺山集先民“釜灶组合”的造物智慧。
瓶身以凹刻碎片化纹饰还原文物历经沧桑的斑驳肌理,象征文明碎片的拼接与重生:内壁精雕双层叙事——酿酒工艺图致敬韩井酒厂古法酿造传统,稻作农耕图溯源韩井遗址碳化稻遗存,展现中国最早水稻田孕育的农耕文明。
《韩井小伙伴》
设计思路
对顺山集文化出土的陶灶、陶支脚、九孔双流壶、陶鼓、猴面陶塑、碳化稻,进行图形化、卡通画、抽象化的处理。插画有着很好的时尚感和延展性,可以应用到各种文创周边、生活用品上。同时,设计了HanJing的拼音字体,有着较好的图形感,可以组合或单独使用。本次选择的周边载体,能很好地体现实用型和传播分享性等特点。
三等奖作品
《陶豕三蓄》
《稻源新韵——
韩井碳化稻的创意新生》
《“智言智语——会说话的小陶仙”》
《陶器罐》
《韩井三韵扩香器》
《九韵通芳祈福香炉》
《古器新生》
《黄金铜鼓三件套》
《鸣鼓》
《顺山观香》
《陶鼓余音蓝牙音响》
《陶韵承谷——八千年的米语》
部分投稿作品
(“猪”事大吉——多功能手机支架)
(顺山物语)
(茶器·三器共源)
(顺山集·九孔笔筒)
(顺山集文创)
(稻旧如新——碳化稻手链)
(泗洪酒礼——温酒器)
(陶壶影灯)
(异形日历)
(炊忆餐具)
泗洪县博物馆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fcND0T4VsK2Qhxv1IOBGB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