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脑洞设计带你解锁未来艺术!来看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复赛成果
8月3日,2025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复赛在复兴会堂启幕。全球百余支团队带着“无界之思”奔赴这场创意盛宴,百帆竞渡开启了“未来之航”。
“科技魅力的人文艺术”赛道一马当先,以15件入围佳作与1件踢馆黑马的超强阵容,把科技与人文的碰撞玩出了新高度!从会“聊天”的机器人到会“呼吸”的新装置,从懂“需求”的城市家具到唤醒记忆的灯光设计,每一件都藏着对未来生活的温暖想象。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最具跨界张力的赛道,感受科技如何点亮城市的人文之光。
艺术装置
从老故事到新科技!
唤醒岛屿的"时光密码"
7件艺术装置如同散落在岛上的“创意明珠”。复兴岛的工业老故事,被这些作品藏进了设计里。旧船台、老厂房、80年代的回忆...都在这里变成了能触摸、能感受的新风景。
2025000170
后浪吊装工厂
在船台公园旧址“换新”了工业遗产:保留下来的船台滑道与龙门吊被转化为以“浪”为核心的动态装置,机械臂一摆动,像海浪在起伏,老工业的硬朗里,突然就有了时代的柔软。
船台里/风吹过立方的一角
在滨江步道旧工厂遗址搭起了“光影剧场”:周期性上演的光影秀,把量子生活的科幻感与上海的弄堂烟火气融合在一起,游客站在光影里,既是观众,也是故事的一部分。
量子创生:
基于互动装置的科普雕塑体系建构
把科技的"四大神兽"搬进了未来,摸一摸就能触发量子小知识,大人小孩都能玩着玩着就懂了"高大上"的科技,高冷的科技变成了能摸、能听、能懂的“趣味课堂”。
尖帆时刻
以轻质帆布搭建“软性屏幕”,形成随风可舞蹈的遮阳观景空间,帆布图案随时可换——今天是老码头旧照片,明天是梵高星空图,是城市里流动的诗意。
复兴之光·岛韵
把自然的韵律织进了装置里:从风、云、阳光中汲取灵感,织物随光影律动,观众一触摸,光影便会变幻色彩,仿佛让你和自然跳支舞。
科技与人文交织的
艺术畅想艺术装置设计
老机床、旧船锚等元素串起了岛屿的“工业记忆项链”,触摸时会触发数字导览,听雕塑讲当年的故事,让历史与未来在指尖相遇。
“潮起云涌复兴更生”公共艺术装置
把岛屿与江水“画”成了动态雕塑,抽象的复兴岛轮廓与浦江水线组成船帆造型,风过时会轻轻转动,从过去而来,正驶向未来。
互动家具
让生活处处有“智慧”
5件作品把黑科技藏进了城市的角落,从应急服务到社交空间,让家具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懂需求、会服务的“生活助手”。
2025000208
觉醒的智能体
城市里多了个“应急管家”,集成了应急医疗、无人机外卖等模块,搭配手环收集信息。突然不舒服?医疗模块秒启动;想喝杯咖啡?无人机3分钟送到手边;把安全感揣进兜
2025000412
声籁光塔复音织境
城市里有了座“能读懂情绪的灯塔“——树形装置悄悄收集环境声音与人群情绪,再用色彩“说”出来:热闹时是橙红的跳跃,安静时是浅蓝的温柔,站在塔下,仿佛能看见空气的“表情”。
2025000560
智子矩阵
让建筑学会了“变形”,液压驱动和AI编辑的模块化装置,在城市里上演“变形记”。可拼成长桥,也可变身舞台,灵活得像“乐高积木”,是城市中每天不一样的风景。
2025000588
夜间经济背景下的
社交服务智慧灯杆设计
图片图片
是个“社交搭子灯杆”,投射的灯光能圈出个性化“小舞台”,两人聊天就圈个2㎡空间,朋友小聚就拼个10㎡场地,还能联动可移动座椅,让夜晚的街头处处是“会客厅”。
复镜
是面会讲故事的“魔镜”:投影技术让它成为流动的画面,一会儿映出复兴岛的老照片,一会儿展示实时城市数据——过去与现在,就在这面镜子里撞了个满怀。
灯光艺术
光影不仅是照明,
更是触发回忆的“魔法钥匙”
2025001036
浦光溯影
光影成了“事件触发器”——游客走过时,你走过时,老故事就跟着光影流淌出来,游客不再仅仅是城市观察者,也是记忆唤醒人。
IP设计
用形象记忆锚定复兴“岛魂”
用城市记忆和形象创新,构建独特的岛屿IP,让复兴岛最独特的印记深刻在你的脑海中。
搭起了一座“时光博物馆”,保留80年代的老厂房、自行车棚、小卖部,规划怀旧文旅路线,走在里面能听见老上海的叫卖声,闻到弄堂里的饭菜香,让快节奏的生活在这里慢下来,用记忆筑起岛屿的独特标识。
岛民共生计划
堪称“最懂岛民的数字邻居”,通过塑造6种人格的数字岛民“复小星”机器人装置分散在复兴岛不同的日常,能陪老人唠家常、陪孩子讲笑话,甚至能记住每个岛民的小习惯。在这里,数字不再是一串代码,而是能感知情绪、回应需求的“生活伙伴”。
踢馆作品
科技向善,踢馆有“温度”
2025000945
网约车司机生态驿站
是个“暖心能量站”:在宏大构想中独辟蹊径,聚焦网约车司机群体,用智能预约、快速充电等功能打造专属休憩空间,跑累了随时来歇脚,让科技的温度落在实处。
*上述参赛者对参赛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版权。所有成果均由参赛者独立创作并自行承担知识产权责任,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组委会仅提供展示平台。
导师点睛
Review
陈总的点评精准点明了本赛道的灵魂——用技术精准服务人文温度,让创新创意驱动真正的生态价值。
“今日呈现的优秀设计与方案,能够切实转化为明日的落地应用与用户体验”。
“上述作品突破了技术与人文的边界,不仅有前沿技术的硬核,更有直抵人心的柔软,正是大赛‘无界之思’的注脚。”
陈海明
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副总裁
他期待这些设计能早日从图纸走进现实,今日的设计与方案,能够切实转化为明日的落地应用与用户体验。等它们落地那天,复兴岛一定会更懂生活。”
从“复小星”的情感互动到《复镜》的深邃光影,从《尖帆时刻》的灵动变换到网约车驿站的暖心关怀,科技魅力的人文艺术赛道作品生动诠释了“科技向善”的力量:未来科技,不再应该是冷冰冰的参数,而是应该与诗意艺术交织,与人文关怀相遇,为世界创造带着人文温度的“生活伙伴”。
这些藏在设计里的巧思与温情,就像撒在复兴岛的种子。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们会生根发芽,让这座岛变成一个更懂情感、更有温度的未来家园。我们等着,与这样的复兴岛撞个满怀。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_QlQvOwJFeHVqtdSEbQok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