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六届津发杯“云说新科技”科普传播大赛天津赛区选拔活动延长通知
一、大赛主题
传播科技成果,助力科技创新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区域赛承办单位: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北京工业大学、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东北林业大学、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华侨大学、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贵州大学、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赛承办单位: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天津市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设计学学会
全国赛支持单位: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宝坻区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津南区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
全国赛支持媒体:《机械设计》、《中国机械工程》、天津广播电视台《我们爱科学》栏目
天津赛区指导单位:天津市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天津市科协智能制造联合智库
2025年津发杯第六届“云说新科技”科普传播大赛天津赛区组委会(天津赛区承办单位):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设计学学会、天津市机械咨询服务中心、天津市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科技社团创新发展促进会、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天津市核学会、天津市电子学会、天津市气象学会、天津市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天津理工大学现代设计与工程创新研究所、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天津市生态学会、天津市计算机学会、天津市环境科学会、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九三学社河北区委员会、天津肿瘤医院质子办、天津市职业大学、天津市宝坻区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津南区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西青区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面向对象
主要面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的硕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以及科技工作者等。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与均可,鼓励组建团队(2~5人)参与活动。鼓励配备指导老师。
四、大赛时间
2025年5月~9月区域选拔赛;
2025年10月~11月全国总决赛。
五、大赛内容
以科普短视频为主要表达形式。选题范围、格式规范等具体内容见附件1,参赛作品评选标准见附件2。
六、报名方式
2025年9月15日前,符合活动条件的个人或团队填写报名表(附件3),与参赛作品一并发送至邮箱ysxkj vip.163.com(报名表打印签字后扫描成PDF,报名表Word、PDF版本均需提交),其他报名渠道均无效。报名人员对所填报名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参加活动的个人或团队可在活动规定选题范围内自由选择科普内容,内容来源要标明出处(获取大赛消息,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
七、奖项设置
天津赛区采用“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方式评审作品。天津赛区设一、二、三等奖,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总决赛(具体晋级数量由全国总决赛组委会决定)。
八、天津赛区联系方式
领队:马彬022-88628056
副领队:袁守璇(13920809812)、王会贤、赵文颖、孙玫玲、回景旺、王方、崔建林、詹云腾、李忠伟、王晨、连宾宾、潘雷
学会秘书处:栾彧霏(022-27301150)
参赛作品投稿邮箱:ysxkj vip.163.com
新增加的选题范围:
“人因工程”专项赛道:立足科技向善理念,:围绕科技发展以人为本,融合人因工程科技创新,任选以上1-7中的一类或多类选题,突出人因在其中的意义,结合人因工程理论知识、方法与技术等进行创作,突出人因工程与工效学在其中的意义与价值。
作品要求:
(一)选题范围
可任选下列一类或多类选题进行创作,作品数量不限。
1、传播自有科技成果:介绍宣传参赛者本人或所在研究团队或所在单位的最新科技成果、研究进展或科技成就等,包括新产品、新装备、新系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新模式等。(鼓励介绍和传播自有科技成果,评审时占10分。)
2、揭示科技原理:讲解揭示生活或工业生产中的产品或仪器设备的设计、制造、生产过程或工作原理等。
3、为科技实力代言:介绍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能力,或所在单位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在前沿引领技术、共性基础技术或颠覆性技术创新取得的成就或进展等。
4、分享科研成长故事:围绕自己的科研发展规划和目标,分享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成长经历和成果展示自己的价值追求、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5、弘扬科学精神:介绍为行业技术发展或本单位技术改革创新做出突出贡献,或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热爱钻研不断创新的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精神,致敬科技工作者。
6、解读前沿热点科技:介绍国内外工业领域前沿科技进展、热点领域科技成就、突破性核心技术或科技成果等。
7、讲解专业知识:介绍国内外目前常用的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特种加工等机械制造工艺,或车、铣、刨、磨、钻、镗等加工工艺技术或方法。
8、“人因工程”专项赛道:立足科技向善理念,围绕科技发展以人为本,融合人因工程科技创新,任选以上1-7中的一类或多类选题,结合人因工程理论知识、方法与技术等进行创作,突出人因工程与工效学在其中的意义与价值。
(二)具体要求
1、内容要求
(1)属于科普短视频,将科技成果、研究进展、科技成就等专业化科技内容进行转化创作,内容科学严谨,语言通俗易懂,表现形式有创意,易于传播,兼具科学性、严谨性、通俗性、可看性。
(2)完整规范的短视频作品,片头片尾完整,需有标题页,不能直接从其他作品中截取片段。
(3)企业宣传片不属于大赛范畴。
2、格式要求
(1)作品形式为短视频,时长不超过4min。视频格式为MP4或MOV,分辨率1920*1080,长宽比16:9。
(2)作品标题页面要求注明“作品”,以及作品标题、作者、单位、指导老师等信息。
(3)有字幕,有助于作品内容理解。
3、知识产权要求
(1)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创意及使用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均无知识产权争议。若存在舞弊、抄袭或作假行为,将取消大赛参与资格,并保留进一步问责的权利。
(2)作品中引用部分务必注意知识产权,且要注明出处。
(3)大赛主办方和承办方拥有参赛作品的使用权和传播权。
大赛流程:
包括区域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
(一)区域选拔赛(5月~8月)
区域选拔赛(以下简称区域赛)负责选拔和推荐一定数量的优秀科普短视频晋级全国赛,由各赛区承办单位牵头组织,各赛区自行设置具体承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组织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等组织机构。
1、根据大赛总体要求,各赛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发布区域赛通知,公布区域赛流程、时间节点、报名和提交作品方式等具体要求。
2、参赛个人/团队选择所属赛区报名,提交报名表和参赛作品,作品数量不限。
3、各赛区须按照大赛要求和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规范要求,对参赛作品的内容和格式规范等进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即为有效作品。
4、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各赛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评审流程和评审方式。
5、可同时开启网络投票,建议使用微信投票方式,注意播放窗口大小和清晰度。
6、8月31日前各赛区推荐一定数量的优秀科普短视频晋级全国总决赛。其中区域推荐数量不超过赛区有效作品总数量的40%,单位推荐数量不超过10个。
(二)全国总决赛(9月~11月)
全国总决赛(以下简称总决赛)由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天津市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设计学学会具体承办。总决赛不接受自行报名,仅限各区域推荐晋级的参赛人员参加。
总决赛包括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两种评选方式,专家评审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
1、8月下旬发布总决赛赛通知,公布具体流程、时间节点、要求、形式等。
2、各赛区提交晋级作品名单和科普短视频作品,组委会进行审核。
3、开启网络投票,同时组织初评,初评一般采用网络评审形式,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作品入围终评。
4、组织专家召开终评会,终评一般采用现场答辩形式,入围选手进行讲解和答辩,专家质询后打分。
5、根据网络投票结果产生“最具人气奖”;根据初评和终评结果产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且一等奖和二等奖作品的指导老师为“优秀指导老师”;根据各赛区组织开展情况、参与积极性等,产生“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组织者”。
其他要求:
(一)坚持大赛公益性,不得收取参赛费用。
(二)鼓励各赛区积极开展培训、辅导、讲座、交流等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参赛人员的科技成果讲解能力和传播能力。
(三)各赛区需配备专项负责人或联系人,及时解答大赛相关问题。
(四)各赛区应及时发布赛事进展、动态等资讯,做好宣传工作。
2025年第六届“云说新科技”科普传播大赛各赛区赛事最新动态
01
福建赛区已经进入最具人气奖网络评审啦
02
新赛区北航赛区火热报名中
03
黑龙江赛区赛事火热进行中
04
天津赛区赛事火赛事行中
05
湖北赛区赛事火热进行中
06
河南赛区赛事火热进行中
07
江西赛区赛事火热进行中
https://mp.weixin.qq.com/s/EisEz869-ItqqzAT8Mlwf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