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公告丨“共生发展”——全国大学生花园设计建造竞赛【社区花园赛道】
为生态文明思想,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实现“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探索共建共治共享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建设新路径。全国大学生花园设计建造竞赛将开启【社区花园赛道】,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紧密围绕创建花园城市建设要求,助力全国花园城市建设。
为提升园林学子与行业从业人员的设计创作能力与实践建造能力,弘扬工匠精神,兹定于即日起启动全国大学生花园设计建造竞赛【社区花园赛道】征集,并于2025年10月下旬提交参赛文件。
2023年与2024年,全国大学生花园设计建造竞赛经评估审批连续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原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竞赛目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认可的唯一一个以花园设计为主题的全国性高校专业赛事。2025年创新开设【社区花园赛道】,我们诚挚邀请国内外关注社区营造、社区花园领域的高校师生共同参与到本次竞赛的设计与建造活动中来!
01
竞赛主题:百姓园林,共生发展
本届全国大学生花园设计建造竞赛【社区花园赛道】行动主题为“共生发展”,以社区这一城市基本单元为载体,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区、社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共生之道。
“共生发展”,既是尊重自然规律,让社区花园成为承载本土物种、维护生态平衡的绿色空间,实现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搭建邻里交往的平台,让居民在共同参与花园设计、营造与运维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构建守望相助的社区共同体;更是推动社区与城市协同进步,通过社区花园的微更新,激活城市空间活力,促进城市功能完善与品质提升。主办方期待每一位参与者都能以创意为笔,以行动为墨,在社区花园的方寸之间,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区邻里温情共融、城市发展持续共进的美好图景,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贡献力量。
02
竞赛组织形式
竞赛组织分为2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设计征集、评选,确定获奖作品
•第二阶段:颁奖
03
竞赛征集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
指导单位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主办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承办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中国园林》杂志社
《风景园林》杂志社
04
建造方案征集
CALL FOR ENTRIES
本次花园设计建造竞赛主题为“百姓园林,共生发展”,设计师可在全国自行选择合适场地,选用可持续的搭建材料和搭接方式,设计并建造一座小花园,建议场地面积5~20平方米,面积不限(仅供参考,考虑到行动小组的实际情况不设限制,评分依据不以面积大小为准)。参赛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重点聚焦设计的创新性、功能性及与环境的融合度。
主题阐述:百姓园林,共生发展
本次花园设计建造竞赛主题为“百姓园林,共生发展”。秉承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理念,以待改造升级的社区绿地空间为媒介,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为居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同时,发动基层力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能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体现城市建设中的人文关怀。探索共建居民、自然、社区多方协同共生的创新路径。
材料选择:
1)秉持共生发展主题,以可回收、可降解材料为主要选择,注重环保性与成本节约;
2)鼓励利用回收废弃物进行改造再利用,通过创意设计赋予废弃物新价值,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与终端排放;
3)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不可拆卸再利用的材料(如钢结构、混凝土、水泥砂浆等)。
建造要求:
1)植物选择:优先选择乡土植物,减少养护成本,且可有效避免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结构安全:花园设计若涉及到结构装置,需保证坚固、牢靠,能承受自然风雨等外部环境影响,在设计、安装、使用和拆除过程中要确保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可持续运维:可持续运维期建议7天以上(运维效果将作为评审标准之一),需完成植物日常养护、结构稳定性检查、举办共建活动等基础运维工作。
05
竞赛参赛人员
1)本次竞赛面向国内外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鼓励跨国、跨校、跨专业合作参赛。
2)所有组别均须以小组形式报名参加方案征集,小组人数限于5-7人(含5人与7人),每个小组须确定1名指导教师。同一参赛者仅可报名一组参赛,不可参与多组报名,且每组团队只能提交1份作品,否则所在组均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各组花园需由团队成员亲自设计并参与现场搭建。
06
竞赛参与方式
小组提交作品后,通过专家集中评审确定一等奖1组、二等奖2组、三等奖3组、特别奖项(拟定6项)。
07
花园季竞赛与建造流程
2025年10月20日前:
竞赛征集与报名
1)由学生自由组队报名;
2)关注“风景园林杂志”(ID:LAmagazine)和“北林园林资讯”(ID:beilinyuanlinzixun)微信公众号或《风景园林》杂志官网(www.lalavision.com),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3)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0月20日23:59(北京时间),须确定指导教师及团队成员名单。报名后将得到一个小组号,由组委会通过电子邮件告知参赛者。
2025年10月28日前:
设计方案提交
1)成果内容及要求
以下成果文件按要求打包成一个文件夹进行压缩,压缩包命名方式为“小组号.zip”,如:C001.zip(报名成功后组号由组委会邮件回复)。所有文件中不得出现任何透露作者、指导教师及所属学校与单位的内容。
a.A0展板设计
▪展板命名:组号-展板.jpg,如:C001-展板.jpg
▪图纸要求:设计方案排布于一张横向A0图版上(高841mm,宽1189mm),JPG格式,分辨率300dpi,文件大小不超过30M。图版中应包含设计图、设计说明、共建过程记录以及花园建成实景,文字须为中英双语(或英语)。
b.汇报PowerPoint(转pdf文件)
▪文件命名:组号-汇报文件.pdf,如:C001-汇报文件.pdf
▪文件要求:提交pdf版本文件,统一设置为16:9宽屏比例,页面数量限制35页以内。
▪过程提炼与共生亮点:简要梳理项目过程,突出在促进社区多元主体共生发展方面的独特做法与显著成果。
▪共生发展:紧扣主题阐述如何从空间营造到产生社会影响,其中产生的社会作用及产生的路径。
▪可持续路径:阐述花园当前及后续的自主持续性运营机制,重点说明不同主体(如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商业、公益机构等)如何共同参与运营,形成长期稳定的共生发展模式,涵盖新建点位与既有点位的可持续改造重建。
▪特色主题阐述:从社区花园设计、营造、运维的不同阶段,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健康等多个层面,深入阐述共生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与实践成果。
▪重点提炼与创新意义:成果内容应聚焦于总结项目在发起、参与、运维及效果总结过程中,最具创新价值且对社会共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的部分,并围绕这些重点展开详细阐述。
c.汇报视频录制
▪文件命名:组号-汇报视频.mp4,如:C001-汇报视频.mp4
▪视频要求:录制10分钟以内的MP4格式PPT讲解视频,文件大小控制在500MB以内,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1080P),汇报人请勿露脸。
▪视频录制根据汇报PowerPoint进行讲解,在时长限制内可增加共建过程的视频片段(共建过程视频片段不超过3分钟)。
▪清晰阐述文档内容,梳理花园在促进共生发展方面的方法、效果及共建逻辑,突出项目的重点与特色。
d.照片2张
▪照片命名:组号-活动精选照片.jpg,如:C001-活动精选照片.jpg
组号-建成花园实景照片.jpg,如:C001-建成花园实景照片.jpg
▪照片要求:提交JPG格式照片,每张比例横版3:2,每张照片文件大小控制在5-10MB,分辨率不低于300dpi,确保照片清晰可放大查看。
▪拍摄内容为1张活动精选照片+1张建成花园实景照片
2)方案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10月28日23:59(北京时间)。
3)方案提交邮箱:tjlandscape2018@126.com。
2025年11月上旬(时间待通知):
方案评选
1)遵循公平、合作互助、多维度评价的原则,评审老师评分时将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共生发展、特色主题和共建总结三个方向进行最终打分。
2)小组提交作品后,通过专家集中评审确定一等奖1组、二等奖2组、三等奖3组、特别奖项(拟定6项)。
2025年11月上旬(时间待通知):
颁奖仪式
组委会将于11月中旬公布获奖名单,拟定举行线上颁奖仪式,并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
08
竞赛参赛规则
1)参赛者同意并遵守本竞赛通知的内容及竞赛规则,违反规定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竞赛组委会对竞赛规则拥有最终解释权。
2)电子图纸中不得出现任何有关设计者姓名和设计机构的文字或图案,不符合规定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3)竞赛组织方拥有参赛作品署名权以外的其它版权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发行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版权等,设计方具有署名权。
4)所有参赛者需确保自己所提交的作品为原创。
5)参赛者不得接受竞赛评委任何建议与指导,违反规定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09
竞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邮箱:tjlandscape2018@126.com
联系人:霍老师
联系方式:021-55897175
(请工作日联系10:00-17:00)
https://mp.weixin.qq.com/s/UHO3Dt3fsVu-RTq2fK-j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