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好房子”设计竞赛优秀获奖作品展示
近日,由省住建厅主办、省勘察设计协会协办的全省“好房子”设计竞赛落下帷幕。此次竞赛选择太原、运城两个实际地块,举办主题为“安舒绿智艺相融,共筑三晋好房梦”的新建“好房子”设计竞赛,最终32个优秀获奖作品脱颖而出。此外,协会还同步公布了13个既有住宅改造类“好房子”优秀设计案例。
此次“好房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呈现低密低容、户型可变、便民配套、科技智能四大特点,融合山西地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既有建筑改造案例突出内外兼修、技术引领、数字赋能,充分展现了我省设计师群体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底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现将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进行展示,分享优秀作品设计理念、亮点和创新思路,希望全省建筑设计行业能够借鉴获奖作品优秀经验,助力我省建设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好房子”设计提供山西方案、贡献山西智慧。
01新建“好房子”一等奖作品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静谧森林》(太原市)
图片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30分贝净谧”为核心,打造人、城、景、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社区。通过架空底盘与多维商业布局,实现“上居下街”的垂直动静分区,居住层远离尘嚣,亲近风与光;下沉街区激活地气,促进人际互动。建筑造型汲取叶脉生长灵感,再现树下乘凉意境。户型赠送平台冲抵公摊,配置可变空间与双动线洄游,满足多元需求。融合绿建、装配、智慧、海绵及五恒系统,营造洁净、安静、可持续的理想栖居。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烟火·邻居》(太原市)
图片
创新亮点:方案以打造有烟火气、有温度的社区为理念,通过动静分区、商住分离、合理楼距,解决噪音、采光与通风问题。转译山西地坑院、窑洞等传统元素,形成全天候可达公共空间。户型薄进深、全龄友好,披檐整合光热、降噪板材,实现节能与立面一体化。借楼高变化引入负氧离子,结合立体绿化与智慧管理共筑低碳健康、邻里融洽的家园。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晋韵栖居·全龄共荣》(太原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融山西晋商院落基因,以“三进院落”、“一核一环一轴”串联雨水花园、光氧跑道与生态露台;户型可变聚焦180-280㎡高端户,设大面宽横厅、可变空间及270度露台;便民配套含六大功能盒、人宠共生模块与二层漫步街区,落地全龄共荣;科技智能靠超级底盘集成智慧物流。另以晋商“聚族而居”转译无界架空层,“抽屉式”口袋公园联动室内外,雨水花园筑碳循生态,晋韵与科技共筑生活共同体。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晋韵无界·生态聚落》(太原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一廊一环两轴五进院”的规划布局,构建了一个全龄无界社区。以低密规划、低碳生活为基底,融合便民配套、科技智能、绿色生态,构建低碳居住循环。同时融入山西地域文化元素,让绿色理念与文化气韵深度融合。户型设计均采用大空间结构设计方案,适应空间功能变化的需求,打造全龄友好可变户型,让房子“跟着家庭成长”。
02新建“好房子”二等奖作品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比邻里·烟火集”—开放社区设计》(运城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意在打造一座人城景一体综合的未来开放社区,希望人在平衡城市化、生态化、科技化的过程中找到栖息的空间。本次设计将好房子定义为地域性、自洽性、核心性和可持续性四大体系,在设计中深入了解地域气候,考虑家庭个体的深层需求,强调人文和谐,同时注重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全生命周期更新措施。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智·未来居·自由》(太原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致力于打造一个复合型理想社区,将“天空之城”的未来生活场景与尖端科技深度融合。率先将低空经济融入居住空间,构建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社区整体设计兼顾邻里友好与科技赋能,形态丰富而富有层次;户型模块化设计实现灵活可变,充分适配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居住需求。彰显未来感与人性化关怀,营造一个智慧、绿色、宜居的未来生活典范。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相适·相望—面向全生命期改善刚需的和谐住区》(运城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打造一个"会呼吸的绿色生态系统",将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让好房子生长在花园之中。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景观植入,为每位住户创造沉浸式的绿化体验。项目采用院落式布局,以高低错落的住宅庭院化设计,既柔化了传统高层建筑的刻板印象,又促进了邻里间的自然交往。同时,我们秉持全生命周期、全龄社区的规划思想,配备完善的社区设施,致力于将小区打造成为与生活同步成长、随岁月变迁而愈发美好的生活场所,让建筑、自然与人居生活和谐共生。
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超”社区“芯”空间》(太原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安舒绿智艺”为核心理念,从烟火配套、绿色低碳、可变空间、智能科技四大维度构建理想人居,将三晋地域特质与未来社区相融合,打造智能共享社区。以“共享连廊”为骨干,便民配套为“核芯”,引入低空经济概念,为三晋社区好房子注入面向未来的智能活力。本案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构建,更是对山西地域文化生活方式的一次现代化升华。
03新建“好房子”三等奖作品
山西华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运城半岛公馆》(运城市)
创新亮点:方案从城市设计的宏观角度出发,以绿色聚焦、人文聚焦为准绳,打造生态、绿色、人文关怀的公园级社区,使健康、休闲、生活互相交融。基础配套完善,建筑立面效果新颖,户型舒适可变。采用雾森、雨淋系统,以微小雾粒实现环境的精准改善。社区采用多重智能安防系统全天候保障居家安全,提供便捷的智能化服务。
大同市二院建筑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魔方聚落·水岸浮城》(运城市)
创新亮点:方案结合运城邻近公园湖泊的地块特质,提出三大设计理念:“漂浮街区,自然交融”,通过地块裙房悬浮、多层架空通廊形成中央绿廊,植入功能区促进邻里社交;“慢游慢享,水岸公园”,打造立体人行动线与共享生活轴,成为文化展示窗口;“户型魔方,集约高效”,以4.5mX3.3m模块整合功能区,采用预支梁板柱建造,实现户型可变、多面积适配及产权式邻里空间。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晋韵筑家·智造未来城》(太原市)
创新亮点:方案以“晋韵筑家·智造未来城”为设计理念,提取晋商大院“三进归堂”布局精髓,以现代手法重构“院-巷-园”空间序列,打造立体院落体系,依托小家-邻里-社区的智能化覆盖,实现“传古韵、见未来、暖人居”的三维共生社区。住宅户型方正,可依据户主灵活变化为二居及三居,适应不同阶段的需求。
04既有住宅改造“好房子”优秀设计案例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山归源·高山横岭》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守核创新”为魂,严守村落原有肌理与建筑传统风貌,拒绝千篇一律的翻新。它在“修旧如旧”中留存山西村落的历史质感与文化记忆,又精准嵌入现代生活所需功能,让传统民居适配当代需求。最终打破“复古即落后”的刻板印象,打造出满含山西韵味的“梦里老家”,实现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老军营片区改造设计方案》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营筑城市中心桃花源”为愿景,从重塑街区环境风貌、打造全龄友好活动空间、完善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居住空间低碳可持续、安全耐久等方面,构建了传承历史文化、激发社区内生活力、打造老太原文化生活名片的“桃花源”。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及品质提升类目的设施完善,营造出宜居的“好房子”,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解放路沿线城市风貌更新项目》
创新亮点:2020年,太原解放路完成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这条承载着几代太原人记忆的老街,以全新面貌亮相龙城并州。
改造后的解放路全线拓宽至50米,双向八车道,形成了“地下、地面、地上”的立体交通体系。地铁2号线穿梭于地下,北大街高架桥横跨上空,两座新建人行地下通道与保留的人行天桥便利行人,交通通行能力显著提升。此次改造不仅注重通行功能,更彰显了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宽银幕电影院、解放大楼等老字号焕发新光彩,沿线建筑立面按府城文化特色整饰,仿古路灯点亮夜空。尤为珍贵的是,改造中在原址复建了明代镇远桥,为这条现代大道增添了历史深度。解放路的蜕变,体现了太原市“地上地下统筹、里子面子并重”的城市发展理念,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生动典范。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永和县东征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查缺补漏、补齐短板、提档升级”的核心改造指导思想,延续东征村整体整治规划理念,从居住环境、建筑空间、室内环境、建筑设备、景观空间、标识标牌、智慧化运营等方面完成从“传统窑洞”到“品质民宿”的一次重大转型升级,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红色美丽村庄。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晋脉智栖·全龄跃动》
创新亮点:本方案融合山西地域特色,对太原尖草坪区老旧小区实施改造。设计采用透水铺装、雨水回用等低碳技术,构建海绵社区;通过多层次全龄共享空间布局,增强小区便民服务;植入智慧社区系统,提升居住便捷性与安全感。同时延续工业历史文脉,以兵工文化为主题塑造公共空间,运用低成本改造手法再现军工记忆,既提升社区认同,也实现文化传承与绿色宜居的统一。
01新建“好房子”一等奖作品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自然共生·垂直森林》(运城市)
创新亮点:设计结合运城地区的气候及地块的区位特征,提出“自然共生、垂直森林”概念。一体化的建筑设计,利用高低起伏的形态创造城市中的微缩山水,并融合了山西的院落布局、堆砖、挑檐、竹纹等元素,塑造出新时代的精神地标。通过对社区的合理规划,营造全龄友好、生活便利、环境宜居的住宅品质标杆,致敬未来理想生活。为居民提供一个高品质的现代人居社区,让每个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设计结合了海绵城市和公园城市的理念,运用了低碳风岛、光伏板等策略,创造出具有优良性能、安全耐久的绿色和智慧化住区。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筑好房子享好生活期好未来》(太原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开放、共享、生态、全龄、智能、低碳”六大创新理念为核心,系统构建未来人居新范式。通过打破社区边界实现城市融合,构建立体共享空间促进邻里互动,植入生态廊道串联绿色生活,打造全龄友好配套满足多元需求,融合智能科技赋能便捷生活,运用绿色低碳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旨在构筑一个打破边界、绿意环绕、智慧赋能的开放式全龄友好社区,让不同年龄的居民都能在共享与互动中乐享美好生活。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儿里见—理想邻里乐居传承山西大院文化》(太原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从历史的城市脉络,引发了“院儿里见”的方案主题,力求打造城市节点共融空间、文化主题的“院儿”空间、立体院落轴线空间、宜人的交往空间、现代住区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空间;打造全龄化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用全生命周期的可变户型关照每一个年龄层,满足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用“晋水之滨·城街步巷、院儿里春秋·相见繁花、邻里相望·烟火有约、四方碧玉·阡陌新织、智慧绿谷·廊下流芳、文脉基因·龙城画卷”作为核心设计策略最终实现属于山西太原的“好房子”。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生态矩阵·未来云庭》(太原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通过“八大理念”打造新时代好房子,中正礼序:中轴对称布局,大尺度中心花园;垂直森林:在垂直空间打造立体景观花园;多元配套:一站式情景化多元配套;无界享景:全点式布局,户户好景观;城市形象:生态自然,富有生机的城市界面;低碳社区:低碳领航,绘就生态卷;健康之所:构建多元健康生态环;智慧社区:科技赋能,开启智居潮;重塑人居标杆,打造文化、科技与自然共生的未来理想住区。
02新建“好房子”二等奖作品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檐下春秋·智绿相宜》(太原市)
创新亮点:我们希望能打造出“全龄宜居、生活便捷、花园住区、智能有序、低碳房”的完整居住社区。根据不同阶段家庭生活需求,调整室内空间布局,重组完成户型的变身,传统的墙体空间转化为收纳空间,打造满足全生命周期的住宅空间。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享悦居·绿色龙城》(太原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社区共融性”与“空间均好性”为核心,打造差异化居住体验。在社区规划层面,以共享连廊为核心纽带串联全域,连廊沿线嵌入全龄化活动区域,实现不同年龄层人群的活动需求覆盖。在户型设计上,通过奇偶数层错位布局,让每户均享有独立挑空大露台,在保障私域使用感前提下提供观景休闲立体空间,打破传统平层居住的视野局限。
晋城合为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林境·都会”》(太原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的设计理念源于对现代都市生活模式的深刻洞察:人们渴望自然的慰藉,却又无法割舍城市的便利与活力。“林境·都会”正是试图打破这一矛盾,它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空间,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提案——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上,再造一片触手可及的森林家园,让居住者既能沉浸于自然的宁静与生机,又能便捷地拥抱都市的繁华与机遇。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禹泊云栖—湖光里的未来邻里》(运城市)
创新亮点:本项目通过带状跑道以及折线平台生成景观轴线,跑道与平台间生长出四组公共配套服务,服务于整个住区。设置智慧物业在社区内打造“共享邻里中心”,促进居民交往。户型大跨结构形式,采用箱板式结构体系,可移动隔墙、可承插机电管线技术,采用可移动隔墙和饰面一体化可移动线路,灵活布局,适应全生命期户型改善需求。
03新建“好房子”三等奖作品
华林中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晶链聚落·光合家园—基于运城盐湖基因的全龄共享生态社区》(运城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运城盐湖的自然与人文特质展开,分为“缘-建构-共生-转译”四大维度,形成从基因提取到场景落地的完整逻辑。低容低碳上,以运城盐湖“模块化、能量循环”基因为核心,借太阳能皮肤、垂直农场构建光合循环,结合“汾波映翠轴”与“盐田阡陌轴”,践行零碳生态。户型具备可变维度,通过隔音活动墙实现空间的灵活分隔与合并。住宅阳台错动设计,模拟“盐湖晶簇”的形态,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彰显地域美学特色。便民配套设施构建5分钟全龄生活圈,涵盖幼儿园、老年服务站,配备风雨廊和无障碍系统。跨代共耕农场适配轮椅升降功能,盐田肌理式道路串联各场景,全面满足全龄段共享需求。科技智能方面,AI社区管家实现老人跌倒10秒响应、儿童电子围栏预警,全园WIFI覆盖+无锐角设计,游戏场橡胶垫嵌入压力传感灯,融入关公“忠义”精神,构建安全智慧社区。
海南华磊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无界花园,烟火住区》(运城市)
创新亮点:本案以“全龄友好,无界社区”的核心设计理念,从立体的呼吸花园、架空漫步廊桥到空中私家院落,打造天际、地面、下沉庭院三位一体的无边界花园。搭配智能设施、绿色建筑、适老化设计、儿童友好设计等,打造充满烟火味的全龄友好社区。提供灵活可变的户型,预留一胎、二胎,老中小三代同堂等不同家庭、不同居住时期的可变化空间,打造“会进化”的好房子。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邑共生·盐韵栖居》(运城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未来公园社区”为核心设计理念,设计希望打破社区、公园与城市三者之间的边界,让社区深度融入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打造多样化公共空间和完整社区生活配套内容,满足全龄化居住生活需求。从而建设宜居、宜业、绿色、智慧的未来公园社区。
04既有住宅改造“好房子”优秀设计案例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尖草坪老旧小区工业学院宿舍改造项目》
创新亮点:项目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迎新街北一巷2号,工业学院宿舍从1954年至今的七十余年里,社区建设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建筑设计理念。现在面临设施老化、功能不全、环境杂乱等问题。项目秉持“以人为本、共同缔造、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社区环境进行提升。改造内容涵盖多处:社区道路停车规整,更新社区绿化,增设健身步道;道路及管道更新;住宅修缮及外观美化。通过以上改造措施,打造一个“安全、便捷、舒适、优美、充满人情味”的现代宜居社区。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漳泽湖畔·悠然小南》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长治市屯留区小南村为例,依托“湖-林-田-村”优势景观资源,结合环漳泽休闲旅游示范带,打造一个以地域特色为亮点的高端民宿集群,建筑立面上融入京派、徽派、岭南、晋风等建筑风格进行个性化设计。既具现代智慧,又彰显文化底蕴,推动乡村住房从“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转变。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太原市尖草坪区太钢23小区提升改造项目》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焕新焕活”为设计理念,从安全性、舒适性、功能性、美观性四个维度打造特色社区。安全性维度:打造安心居住空间;舒适性维度:营造宜人居住环境;功能性维度:满足多元生活需求;美观性维度:塑造特色社区形象。通过系统性改造,实现安全焕新、全龄友好、风貌焕活的目标,打造融合工业记忆的现代宜居好房子。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某高校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创新亮点:项目依托既有居住建筑改造的实际案例,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原则,通过对小区建筑安全、基础设施、公共空间、智能化系统等方面的系统性改造与升级,体现了新时代房子“绿色、智慧、人文”三位一体的综合价值。作为我市2021年第一批改造项目,为城市更新政策背景下“好房子”设计提供了实践样本与企业智慧。
01新建“好房子”一等奖作品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共邻社区”—因共而生,以邻为聚》(太原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共生关系”的核心设计理念,从绿谷社区、低碳生活、邻里关系三个维度进行打造,构建了以外环连廊打造的城市融合空间,以内廊构成的生活聚能环。以“生活聚场”为源点,通过慢行系统串联“动”之全龄段活动空间、“食”之院区自主食堂、“住”之全生命周期户型、“享”之全时森林景观,形成全龄全季人性化的生活乐园。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绿幕织风,邻坊共生》(运城市)
创新亮点:绿幕织风-以生态为基底、人文为纽带,打造自然与社区融合的宜居空间。邻坊共生-依托公共服务、智慧安防等配套,构建便捷生活体系,通过适老化、无障碍设计覆盖全龄场景。以全周期安全维护、多元物业及全生命周期管理,守护居住安全、提升便捷性,让邻里在共生社区中共享美好生活。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盐韵绿居·七彩生活》(运城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好房子=绿房子”的核心设计理念,从绿社区、房低碳、人健康三个维度进行打造,构建了一个无界社区。以“七彩生活场景”为故事线,串联“医”之社区医疗中心、“食”之社区中央厨房、“住”之可变户型、“行”之慢行系统、“学”之24小时自习室、“游”之立体森林、“乐”之屋顶星空剧场,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幸福闭环。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慢生活》(运城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采用“一横一纵一环”辐射式的规划结构布局设计,同时在设计中对本土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构成前场(盐运文化主体市集公园)+公共庭院(下沉式交流庭院+共享客厅+阳关草坪等)+私属庭院(空中花园),打造让生活“慢”下来,全龄友好、邻里和谐,拥有文化底蕴的生态居住片区。
02新建“好房子”二等奖作品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来·晋筑》(运城市)
创新亮点:本设计锚定城市、居民与文化三大核心,以平衡之道勾勒兼具人文温度与城市影响力的居住空间。服务城市更新,借开放绿地、街角公园打破社区壁垒,以步行系统与景观廊道串联周边,激活城市界面,赋能片区升级再生。回归居住本质,秉持“户户均好”理念,让每户尽享优质采光、视野与景观,以仪式感入户序列及多层级社交空间,酝酿有温度的社区烟火。传承地域文化,萃取晋中传统建筑“礼制”与中轴对称精髓,融地域符号与材料肌理于空间肌理,延续文脉,塑造独具辨识度的场所精神。
太原市筑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全龄友好X建筑全周期”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太原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突破“好房子=好户型”的传统认知,注重新时代的“好房子”应当是社区模式下的“全龄域居住生活圈”,它应该涵盖:全龄友好的生活要素;建筑的全周期可变;多元化的邻里交往空间;多维连通的社区形态;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耗;可持续运营的智慧型社区。设计重点在于住宅户型适配不同年龄结构的家庭组合,并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提供适应家庭结构变化的生活需求以及空间结构改造的可能性。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潋滟阁—水光潋滟晴方好》(运城市)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一宅一生,运城潋滟”的项目远景为核心追求,设计一个“全龄友好型社区”,分别从“成长型+功能型”户型策划、绿色花园住宅、低空融合社区等维度进行打造,建立“住宅~社区~城市”三维低空服务链,社区内部形成立体街区,打造开放乐活空间,同时以“可变户型”应对不同家庭结构需求,让社区成为全年龄段人群的幸福生活载体。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合序天伦》(太原市)
创新亮点:合序天伦旨在“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方案源于中国传统社会地缘关系中的互助理念,在当代住宅区规划中,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家庭观念,进而衍生出“家”与“合”的精神栖居内涵。通过对国家新政策的解读以及对住宅区现状的梳理,探索山西特色“好房子”的实践路径,遵循“中心性-圈层性-循环性”的理念内核,形成“置换载体、重构圈层、生态循环”的设计行动纲领,从而实现未来住宅项目向“围合、层次、共享、生态”的逐步发展,赋能未来生活。
03新建“好房子”三等奖作品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流光栖所·无界穹境》(运城市)
图片
创新亮点:本方案满足规划要求,重视城市总体环境与建筑布局的协调,注意与外部大环境的关系;从结合地形,尊重场地的特征为前提;注重建筑空间环境质量,打造一个环境优越的居住、生活、休憩空间;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推进项目建设,通过因地制宜的精神场所营造、可变空间设计、全龄友好设施、架空空间布局、邻里空间构建、对话科技的空中廊道以及垂直森林等多元化手段,全面展现新时代“好房子”的建设理念。
山西第二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麓》(太原市)
创新亮点:好房子,好生活。在“好房子”的深处,将景观与生活完美融合,人才会感受到真正的幸福。让每一次归家不仅是一次心灵的自然之旅,更充满归家的尊崇与仪式感。该案规划打造长约190米的景观主轴、长约700米的日常漫步街区,以及六大主题景观组团,营造出仿若置身市井之中、居住于“森林”内的生活体验。让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凝结成共同体,拓宽生活边界,塑造生活共同体。
04既有住宅改造“好房子”优秀设计案例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太忻经济区建设杏花岭区敦化南北路沿线两侧城市更新项目》
创新亮点:太忻经济建设杏花岭区敦化南北路沿线两侧城市更新项目(第二标段),项目以聚焦小区与街道两大空间,以“基础类筑牢底线、完善类补齐短板、提升类优化品质”为路径,实施层层递进式改造,推动小区从“有居”向“优居”跨越。项目通过空间重塑与服务补短板,既升级沿线城市品位、提升片区价值,又坚持“问需于民”解决居民急难愁盼。改造后,老小区既保功能完善的“里子”,又焕风貌一新的“面子”,真正让居民住得安心、舒心,切实强化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宜居感。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杏花岭区桃园片区更新规划》
创新亮点:本次改造以民生改善为核心,聚焦基础设施更新、服务设施完善及品质提升三大板块,通过优化道路景观、更新建筑外立面、增设健身空间、改造党群服务中心等配套用房,融入文化符号凸显社区底蕴,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有温度的品质人居社区。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大同古城改造》
创新亮点:本次改造以改善环境为核心,融古城文化与现代功能,采用真石漆立面、统一门窗、坡屋顶等优化建筑风貌,增设活动与绿化空间,修复路面、优化排水。项目兼具地域与时代特色,预留发展空间,将提升居民幸福感与城市形象。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平鲁焕彩承古韵,好房提质暖民心》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平鲁焕彩承古韵,好房提质暖民心”为主题,对平鲁区16个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方案从建筑、空间、市政三个层面出发,实现多维、动态、循环的改造目标。在建筑层面方案以和谐与共生为理念,优化立面风格、融合城市风貌;在空间层面通过绿化与生态修复提升老旧小区空间质感;在市政层面通过对老旧小区管网更新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CIE7_oYVQ12rjD2ycozDRw
苏公网安备32021402002843